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奇妙的霍州库拔秧歌

发表于2014-04-18

    说起秧歌,人们不会感到陌生,但如果说需要用头顶缠丝来指挥秧歌,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。在位于霍州市三教乡的库拔村,就有一支这样的秧歌队。在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霍州市乡镇间的社火表演中,必然会有库拔秧歌,而在整个演出中,最出彩的地方,莫过于主鼓者头上缠丝的运用,时而含苞待放,时而金蛇出洞,堪称秧歌中的一绝。4月初,记者来到霍州市三教乡库拔村,探究头顶缠丝的绝活儿,以及绝活背后的文化传承。

霍州库拔秧歌起源于宋朝,兴于明末清初。今年67岁的库拔村村民杨海管是库拔秧歌的传承人之一,他告诉记者,库拔秧歌这种表演艺术虽然渊源流长,但在传承的过程中,时而兴起,时而衰落,传说中的72套曲调现在只留下来了20多套,能真正演出的也没有几个人了。

“库拔秧歌并非起源于库拔村,其实在很久以前,头顶缠丝也并不是什么独特的绝活儿,当时的秧歌表演中,都会有这一出。”杨海管说,听老一辈人讲,霍州的秧歌是从陕西传过来的,但也有人说是从河南传过来的,具体是从什么地方传过来的已经没有考究,但可以肯定的是,头顶缠丝的表演形式是从一开始就流传下来的,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很多村子里的秧歌改变了不少,到了现在,只有库拔村的秧歌还保留着头顶缠丝这种表演形式,久而久之,竟然成了“独一无二”的绝活儿。

一项传承悠久的表演艺术,传承到现在竟然变成了绝活儿。

“头顶上的缠丝其实是用软竹制作而成的,一圈一圈地缠绕在一起,是用来指挥、控制表演节奏的。具体演出的时候,缠丝的佩戴者是主鼓手,因为鼓手要敲鼓,手没有办法腾出来指挥,所以就用头上的缠丝来指挥,其他的乐器手、跳舞的人,根据缠丝晃动的不同节奏来掌握自己的节奏。”杨海管说,现在的库拔秧歌保留下来的“老东西”被称为“硬调”,比如《三探妻》《三翻腰》《流水》等等,这些调子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的,现在在霍州,这种硬调只有库拔村的人会,而其他村子里表演的都是“软调”,是后来新增进去的。

今年53岁的杨秦珍是库拔村的村民,也是目前库拔秧歌演出队伍中负责头顶缠丝的鼓手,他为记者现场表演了头顶缠丝的“绝活儿”。“秧歌是扭出来的,就算是鼓手也要有一系列的动作,一根一米多长的缠丝,其实全靠脑袋扭动时的力量送出去,看起来很简单,其实没有几年的历练是不行的。”杨秦珍说,一场秧歌演出,表演的队形中有打击乐队花鼓2人、钗3人、马锣1人;表演人物有“搭伞”1人、卖弦”1人、公子”1人、老娘”1人、火炉”1人、包头”4人,算下来有十几个人,这中间的每一个人的角色都是不能少的,所有人在演出的时候,节奏的把握上就全靠头顶的那根缠丝了。

库拔秧歌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,也得到了政府的扶持,但即便如此,传承人杨海管、杨秦珍等人还是忧心忡忡。“有人喜欢看,但没有人愿意学,日后真怕没有人能传承这门艺术了。”杨秦珍说,虽然每年都有专场进行演出,但能表演的人已经不多了,而会缠丝的人现在只剩他一个人了。

“为了让这门艺术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,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寻找传承人,只是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实实在在去学。”杨海管说,现在他们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,希望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,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,找到库拔秧歌的传承人。


上一页|1|
/1页